泓川科技LTCR4000 光谱共焦传感器-通讯芯片 FA 平行度测量应用案例
日期:
2025-11-17
浏览次数:
0
核心结论:泓川 LTCR4000 探针型光谱共焦传感器(侧面 90° 出光),完美适配 FA 透明材质、安装空间狭小的测量场景,通过底部照射多点测距实现角度矫正,精准保障 FA 平行度达标。
光通讯芯片 FA(光纤组件)作为光信号传输核心部件,其端面与安装基准面的平行度直接影响插损(IL)、回波损耗(RL)等关键性能。FA 采用透明光纤材质,装配时由夹爪夹持固定,安装区域空间狭小,需从底部完成非接触式平行度检测与角度矫正。
空间限制:安装位置狭小,传统传感器体型过大或出光方向受限,无法近距离部署。
材质特性:FA 为透明材质,传统激光传感器易出现反射光丢失、测量偏移问题。
精度要求:FA 未标注角度公差 ±0.5°,需传感器提供亚微米级测量精度,确保角度矫正准确性。
非接触需求:FA 端面纤芯无划痕、无破损要求,测量过程需避免物理接触。
出光方式适配:LTCR4000 支持径向(侧面 90°)出光,探针型结构紧凑,可从 FA 底部狭小空间精准照射测量面,无需改动夹爪夹持布局。
透明材质适配:采用光谱共焦技术,对透明体测量无位置偏移,仅接收聚焦光线,避免杂光干扰,适配 FA 透明光纤与盖板材质。
精度与空间匹配:重复精度达 100nm 级,线性误差≤±1.4μm,满足角度公差要求;探针直径仅 Φ8mm(建议夹持区域适配),适配狭小安装空间。
抗干扰能力:抗环境光干扰强,无需复杂遮光装置,适配工业装配现场环境。
传感器部署:将 LTCR4000 径向出光探头固定于 FA 底部工装,探针头部贴近 FA 下表面,利用侧面 90° 出光特性,避开夹爪夹持区域,安装间距控制在 5-10mm。
夹持配合:夹爪夹持 FA 尾部保护区域,确保 FA 测量面(上下表面)处于水平悬浮状态,预留传感器测量通道。
测量点位规划:在 FA 下表面选取 3 个均匀分布的测量点(前端、中端、后端),通过传感器依次采集各点距离数据,计算平面倾斜角度。
基准校准:以夹爪夹持基准面为参考,设定传感器测量零点,建立坐标系。
多点测距:传感器从底部对 3 个测量点进行同步扫描,获取各点距离偏差值(±0.05mm 尺寸公差适配)。
角度计算:通过三点距离数据拟合平面,计算 FA 实际倾斜角度与理论平行面的偏差值。
实时矫正:将角度偏差信号反馈至夹爪控制系统,调整夹持角度,直至偏差≤±0.5°,完成平行度校准。
测量精度:角度测量误差≤±0.1°,满足 FA±0.5° 角度公差要求;距离测量重复精度达 100nm,保障矫正一致性。
场景适配:探针型结构与 90° 出光设计,成功适配狭小安装空间,无需改动原有装配流程。
材质兼容:透明 FA 测量无反射偏移、无杂光干扰,测量数据稳定,未出现纤芯划痕、胶水粘连等损伤。
效率提升:单组 FA 测量 + 矫正耗时≤2s,支持与 PLC 总线控制联动,适配批量装配生产线。
空间利用率:探针型 + 90° 出光,解决狭小空间部署难题,安装灵活性远超传统传感器。
材质适配性:光谱共焦技术突破透明体测量瓶颈,无位置偏移,测量稳定性优于传统激光传感器。
精度保障:亚微米级测量精度,直接对接 FA 角度公差要求,减少插损超标风险。
非接触安全:全程无物理接触,契合 FA 端面无划痕、无破损的技术要求。
将 0 级大理石工作台水平放置,用水平仪调平(确保水平误差≤0.02mm/m);
千分表固定在表座上,沿工作台 X、Y 轴方向移动,测量平面度,确保≤0.01mm/m,若超差则通过工作台调平螺丝修正。
将 FA 夹持工装固定在工作台中心,通过定位销锁定(确保工装 X/Y 轴与工作台基准对齐);
安装 LTCR4000 传感器到固定支架,调节支架高度,使传感器参考距离(约 25mm)对准工装夹持 FA 后的底部测量区域;
用激光干涉仪连接传感器,启动 TSConfocalStudio 软件,采集传感器 “零位” 数据(此时传感器对准工作台基准面),记录初始距离值,设为测量基准。
将透明玻璃标准块(模拟 FA)放入夹爪工装,夹持固定;
传感器从底部照射标准块下表面,采集 3 个测量点(前端、中端、后端)的距离值,计算标准块平行度(理论平行度≤0.001mm);
若测量值与标准块实际平行度偏差>0.002mm,通过控制器 “材质补偿” 功能修正(软件内选择 “透明玻璃” 材质模板,自动补偿光折射误差)。
用角度规设定一个已知偏差(如 + 0.3°),模拟 FA 倾斜状态,将标准块固定在夹爪上;
传感器采集 3 点距离数据,软件自动计算倾斜角度,对比角度规设定值,确保偏差≤0.01°;
若超差,调整传感器固定支架的 X/Y 轴偏移(通过支架微调螺丝),重复测量直至偏差达标。
清空夹爪工装,传感器对准工作台基准面,采集 10 次距离数据,计算平均值,与首次校准的 “零位” 对比,若偏差>0.005mm,重新设定零位;
启动控制器 “自检” 功能,检查 USB、以太网接口通信是否正常,采样频率是否稳定在 10kHz。
取 1 片合格 FA(已知平行度≤0.2°),放入夹爪工装;
传感器采集底部 3 点距离,软件计算平行度,若测量值与 FA 实际值偏差>0.05°,用角度规复核 FA 实际角度,若 FA 合格则重新执行 “透明材质测量校准” 步骤。
千分表测量夹爪工装的夹持面平面度,确保≤0.005mm;
检查传感器抱箍是否松动,光纤跳线弯曲半径是否≥30mm(避免信号衰减)。
空间适配:传感器与夹爪工装的安装间距需≥5mm(参考 LTCR4000 探针尺寸),避免工装遮挡传感器出光;
电源要求:控制器需单独供电(24VDC±10%,电流≥1A),避免与夹爪驱动电源共用,防止电压波动影响测量精度;
环境控制:测量环境温度控制在 20-25℃(湿度 20-60% RH,无冷凝),避免温度变化导致传感器线性误差增大;
备件储备:额外采购 1 根 FC-FC 光纤跳线(3m)、1 个 D8L15 抱箍件,作为易损件备用。